欢迎访问本站!今天是
郴州日报:春天的故事将在福城续写
日期:2010-05-24 22:29:01  发布人:admin 作者:[db:作者]  浏览量:1086 打印本文

 

春天的故事将在福城续写
——写在郴州技师学院评估验收之际 [日期:2009-01-07] 来源:郴州日报   春天是带给人间美好故事的季节,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郴州,处处传颂着春天的故事。新年伊始,正沉浸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典喜悦的福城,又传来令人鼓舞的喜讯,我市即将真正拥有培养高级蓝领的摇篮——技师学院。 随着评估验收日期的日趋渐近,郴州技师学院的筹建工作进展如何?暖冬时节,笔者来到筹建中的郴州技师学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筹建工作基本就绪的郴州技师学院,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秀丽的苏仙岭下和悠悠的郴江河畔,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其筹建速度之快、规格之高、功能之全,引起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界同行赞叹, 460万郴州人民期盼已久的技师学院将呼之欲出。 谋势:拉开筹设的帷幕 郴州,湖南的南大门,毗邻粤港澳,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纵贯南北、106国道横贯东南,正在兴建的武广高速铁路、宜连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衡临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位和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同时,郴州资源和产业优势也十分突出,享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银都中国温泉之乡南国旅游明珠华南能源基地之美誉。此外,郴州还被列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加工完全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已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一点一线优先发展区域,具有明显开放优势。 按理来说,拥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郴州市的职业教育开发前景应该十分广阔。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据2004年统计,郴州市就业人口267.34万人,其中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技工只有8.21万人,仅占整个就业人口的3%,而在5000多名高级技工中,技师、高级技师只有140多人,仅占技能型劳动者的0.6%。据专家测算,要保持GDP增长9%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技能工人应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12%。另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市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将达到32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将达5万人,而目前我市各类企业技工缺口近4万人,技能型人才缺口近万人。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引进,管理模式可以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却难以引进。心系郴州的决策者们强烈地感受到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巨大压力。没有足够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将会严重挫伤来郴投资企业的信心,将直接影响省委、省政府湘南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郴州又是红三角经济圈的三个核心城市之一。目前,广东韶关、江西赣州两市均已成立了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不断加快。如我市不迎头赶上,必将削弱在这一经济圈内的竞争优势。 要发展经济,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必须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办技师学院,是郴州培养高技能人才后发赶超的明智选择。 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市委、市政府紧锣密鼓围绕创建技师学院作出系列战略决策: 200448日,市政府召开了创建郴州技师学院研讨会,首次将创建郴州技师学院工作纳入市政府的议事议程。 20066月,郴州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提交创办郴州技师学院的申请。 20078月市委、市政府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毕华率团赴省会赶考,勇破申办困局,在全省八选四的逐鹿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200712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了我市筹设郴州技师学院。这个震撼人心消息,吹响了我市创办郴州技师学院大步迈进的号角,拉开了前期筹建的序幕。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技师学院的筹建,将创建郴州技师学院纳入了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写进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成立了高规格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专家督导、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林邑大地,一场确保郴州技师学院筹建成功的战役,正以争分夺秒之势紧张拉开帷幕。 抢势:扛起筹建的使命 不真抓实干,再好的战略也是空谈,再好的思路也是空想,再好的机遇也是过眼烟云。创建技师学院必须动真格、鼓实劲。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2008年初,郴州遭受百年不遇的冰灾,市委、市政府在抗冰救灾的危机时刻仍然不忘技师学院筹建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毕华召集筹建领导小组成员共商技师学院创建大计,审定发展规划,决定整合郴州技术学院、湘南技校和供销学校三校资源,筹建郴州技师学院,近期规划为三个校区办学,重点建设湘南技校校区,远期规划为两个校区办学。同时,向筹建领导小组成员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要求在2008年内确保郴州技师学院筹建成功,一举敲定了抢占发展职业教育制高点的方略。 时间之紧,任务之巨,令人难以想像。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只争朝夕,扛起使命,勇作后盾。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经常听汇报、做批示,过问项目筹备进展情况,而且还亲自调研、调度、协调,多次与省发改委、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国土资源厅的领导沟通,为郴州技师学院争取项目、用地、资金支持。市委书记戴道晋批示:争创技师学院必须成功。到郴州履新不久的市长向力力也十分关心筹建工作,就技师学院的评估验收作出了批示。原市委书记葛洪元带领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深入到技师学院现场办公,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筹建领导小组组长毕华经常听取汇报、深入现场督导筹建工作,解决筹建中的困难和问题。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其他领导,个个心系学院,关心学院,支持学院,尽力为技师学院筹建排忧解难。 市领导志在必得的决心和雷厉风行的风范,极大鼓舞了筹建技师学院参与者的士气。 在技师学院筹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将支持筹建工作视作为本部门的职责,凡涉及到技师学院筹建工作事项一律从快、从简办理。市财政局千方百计为技师学院筹措资金,在市财政局十分困难的情况下,2008年拨出资金2300多万元用于学院建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经常与技师学院筹建办领导协商,共同想办法解决筹建过程中的困难,在就业培训经费的安排上,优先照顾技师学院;市发改委为技师学院建设落实230万元国债资金和80万元基础能力建设省级配套资金,并将湘南技校校区申请的基础能力建设备选项目调整为正选项目,290万元资金正在到位;市规划局就技师学院的规划建设进行反复论证,先后四次召开规划评审论证会,确定了技师学院的整体规划,使学院占地面积达到447.68亩;市教育局将技师学院作为我市职业教育的两个龙头之一,在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安排给予了关心和照顾。2008年下拨城市教育费附加200万元,用于技师学院建设;市编委、市财政局、人事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等对技师学院的筹建都给予了全力配合和支持。 筹建办从成立之日起,所有人员都进入了倒计时工作状态,他们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昼夜奋战,不让工作在手里滞留,不让文件在案头积压,超前抓好前期工作各个环节;采取交叉作业,并联推进、无缝衔接等超常规工作方法,确保报批等环节环环相扣;他们使出紧盯死守的劲头,将工作细化到日,量化到人,做到人员、项目、责任三到位。 好风凭借力,更值得欣慰的是郴州技师学院的筹建工作始终得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发改委等上级部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众人齐心,其力断金。全市已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建郴州技师学院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正是在这股撼天动地的伟大力量中,正是在郴州人万众一心的热血激情中,郴州技师学院的身影在建设的蓝图中渐渐清晰,在巍巍苏仙岭下渐渐清晰,在悠悠郴江河畔渐渐清晰,在市民的身边渐渐清晰…… 得势:拉近梦想的距离 在福城腾飞的梦想里,郴州人以超常规的速度加快了技师学院的筹建步伐,用"快车道"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2008年,是全球经济的寒冬,面对国际金融风暴,郴州人增强信心,化,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暖春。技师学院筹建实现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投入、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竣工、投入使用的项目有:实训大楼(16750m2)、湘南技校校区大门广场亮化工程(2300 m2)、单身教师公寓(4700 m2)。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有:教学楼(16000 m2)、学生公寓(11760 m2)、等。学院现有总建筑面积16.7m2。与此同时,加大了教学、实训设备的投入,2008年,新购买了价值600多万元的先进设备,装备实训大楼,使实训大楼成为全省技工院校中规模最大、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1.7万(套),价值逾2000万元;图书5.6万册;校企联姻、实习基地拓展到100余家大中型企业。经过不断的建设和投入,郴州技师学院已经达到了《湖南省技师学院设立标准》。 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郴州技师学院,经过建设者的精心修饰和装扮,已焕然一新。 这是一所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学院。根据我省产业发展趋向,结合郴州实际,郴州技师学院将开设五系一部,即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基础教育部,共设21个专业,并将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与设计、电气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四个专业作为品牌专业进行建设,并制定了21个专业较完备的专业教学方案,使学院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更贴近企业,符合我市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这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学院。通过自主培养和招聘等途径,广纳贤才,建设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259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高级技师)83人,占教师总数的32.05%;各专业至少有2名以上的专业学术带头人。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193人。本科学历的占97.41%,具有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达97.93%;生产实习指导教师66人,其中,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高级技师55人。完全能够满足各专业教学的需要。 这是一所技师培养初具规模的学院。筹建中的技师学院目前在校学生已达5000余人,其中高技、技师班学生达2000余人,呈现出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态势。从2005年开办技师专业以来,四年的技师教学为技师学院的筹办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完善技师学院的教学教改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座充满诗意和生机的学院。走进学院主校区,映入眼帘的是:小巧别致的亭台楼榭,秀丽多姿的中心花坛,绿浪起伏的人工苗圃;一栋栋楼舍依山傍水,一行行林木绿树成荫,令人美不胜收。校园绿化面积达46%,省级园林式单位牌子已手中在握。整个校园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一个四季如花的公园,令人流连忘返。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教授说得好:所谓大学者,百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好校、一个系、一个专业要办起来,立得住,要靠有一批有名望的专家、学者,立足实际办学。学院领导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我们要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突出技能教育特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综合性、多功能的办学格局。他们如此诠释办学思路。他们奉行质量立校,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着眼于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实行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教育,推行全方面封闭式和准军事化管理,使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三满意,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技能竞技场上,学院亮点频现。2004年,在共青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郴州市耒宜高速杯青年技能比武中,有2名教师分获钳工类、计算机操作类项目一等奖;同年,在全国技工学校技能大赛湖南省赛区选拔赛中,学院获得电工项目教师组第一名,及学生组第一、四名。2005年,在郴州市技能大赛中,学院获团体一等奖,计算机操作员一、二、三等奖,维修电工二等奖,钳工二、三等奖。2008年,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春季职业技能计算机动画制作大赛中,该学院学生获得一、二等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该学院学生凭借扎实的技能实现了就业有保障,创业有优势。毕业生杨勇漂洋过海,受聘于叙利亚大马士革JKPLON公司,当上了洋老板的总经理;李新娟任郴州市兴华汽车贸易公司董事长,被中国共青团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三届全国青年兴业领头人称号;黄美飞荣获广东佛山市十佳女工殊荣。另外,有上百名毕业生被各用人企业派往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深造。不一而足。 凭着自己的雄厚实力,筹建中的技师学院声誉雀起,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国家综合职业培训基地、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示范性技工学校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先进单位。近三年来,学院在教研教改工作中硕果累累,共有三本专著问世,125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学院成了湘南地区乃至湖南省的一所名校。 凝聚今昔,展望未来,市委、市政府已绘就了技师学院的宏伟蓝图。 学院将立足于服务我市经济建设,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技师教育为龙头,以高技能学制教育为主体,以各类中短期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为两翼的教育教学体系,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机制灵活、综合性强、质量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好。郴州技师学院评估挂牌仅仅我市技工教育发展的新起点,睿智的郴州决策者,勤奋的学院创业人,将用激情的双臂拥抱职教发展的春天,用添彩的妙笔续写春天的故事!  责任编辑:周君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