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今天是
适应社会 谋求发展(三)
日期:2009-06-16 22:27:30  发布人:admin 作者:[db:作者]  浏览量:1159 打印本文

——浅谈技校毕业生的生存策略

    议题三:学会做事——实现自身价值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各类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各种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整个用工市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全国缺技工”的局面,这为广大技校毕业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就业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平台。尽管同学们赶上了好时代、好机遇,但应该认清竞争与挑战的现实压力,不要以为自己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必须通过激烈竞争和艰苦奋斗。所以竞争需要实力,成功需要奋斗。同学们一旦步入社会,就要面对竞争与挑战,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社会和企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学会做事,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挑选和企业需求。特别是择业成功,加盟到某企业以后,要对企业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正确态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据本人对沿海现代化企业的考察分析和历届毕业生在企业谋求发展的经验教训,同学们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去完善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

    第一, 要炼就精湛的职业技能。

    作为一线的产业工人,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应知应会都能过硬,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专业技能较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尽快地熟悉和掌握所从事的岗位工种技能。能得心应手地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工作任务,不能滥竽充数混日子,否则即使企业给你一个“金饭碗”你也端不稳,而只能被企业所淘汰。

    第二, 要树立高尚的敬业精神。

    每个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敬业、爱岗精神和主人翁意识。从业先从心、立业先立志。所有创业成功人士无不看重自己的职业、看重自己的企业。同学们一旦加盟某个企业,就热爱这个企业,要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份子,将自己与企业融为一体,与企业同心同德、荣辱与共、命运相依,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意识,不能以打工仔身份自居,把自己当局外人,要把自己看作企业的主人。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利益,爱护企业的一草一木,不吃里扒外,不挖企业的墙脚。同时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争当岗位能手。以优秀的业绩回报企业的赏识。

    第三, 要培养良好的服从意识。

    服从管理、听从指挥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有序运作、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应自觉接受企业文化,服从企业管理,遵守企业规章,在意识上和行为上与企业保持一致。本人所接触的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服从意识。我校历届毕业生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企业都比较认同,这也是企业与我校合作关系比较密切的原因之一。

    第四, 要树立顽强的吃苦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外,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都经历了一番艰苦奋斗。圣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古人立志都是这样,那么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立业者更需要吃苦精神。所以说吃苦耐劳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每个员工在企业发展必备的内在素质和潜能。企业的一线工人工作都比较辛苦,必须有承受磨炼甚至磨难的心理准备,有吃苦耐劳、敢于拼搏、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能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偷工减料、避重就轻、怕苦怕累。纵观我校历届有所作为的毕业生都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五, 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现代企业少则上千人,多则上万人,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其生产组织形式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一般都是流水线作业,部门之间、车间之间、岗位之间相互关联、互相依赖。所以企业都十分看重团队精神,而且将团队精神纳入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因此,同学们进入企业以后,一定要融入到这种企业文化中去,努力培养团结协作,互动协调、各衷共事、同舟共济的合作意识,善于营造团结互助、相互信赖、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第六, 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都比较先进,在科技开发和市场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有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都需要员工尽快去掌握和使用,光靠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非常欢迎学习型的员工,只有好学上进,努力“充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和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第七, 要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现代企业是社会中非常严密的经济组织,不仅有严谨、科学的管理机制,而且有快捷的工作生活节奏,要求每个员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对员工在礼节礼貌、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每个员工都应该按企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明白哪些可做、哪些事不能做,企业一般都不允许员工迟到早退、抽烟酗酒、打牌赌博、打架斗殴、偷摸盗窃、聚众罢工等不良行为存在。

    第八, 要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是沿海现代企业的共同特点。员工入职后要尽快的适应企业的节奏和要求,必须有较强的心里承受能力。从我校往届毕业生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就业之初往往要经历:“天堂”——“地狱”——现实社会三部曲。第一部曲:当同学们踏进企业的大门,看到花园式的厂区,一尘不染的车间、食堂、宿舍……,而对幽雅的环境欢天喜地,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第二部曲:上岗后,各种困难与压力接踵而至,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脆弱,岗位技术不熟练心里特别急,突然天天上班感到特别累,周围都是陌生面孔心理特别孤独,所以入职之初心身都感到很苦很累,以为自己落入了地狱。第三部曲:承受能力较强的新员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岗位技能由不熟练到熟练,工作上从不适应到适应,生活上由不习惯到习惯,人缘环境由不熟悉到熟悉,工作生活开始进入稳定状态,而意志薄弱者就会半途而废。所以同学们在入职之前,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充分认识学校与企业的区别,当学生与当员工的区别,及时转换角色。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学会摆脱困境,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平衡渡过磨合期。不能遇到一丁点困难就叫苦不迭,畏缩不前,动不动就不辞而别,“打道回府”。这样就会错过发展的机会,永远一事无成。

    第九, 要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企业都希望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生产技术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改进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艺,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 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成就事业的先决条件。现代企业都是高强度、高精度、快节奏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员工有强健的身体、协调的肢体、饱满的精神、良好的形象。尚未就业的同学们在提高其它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体能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自己的体能素质,接受社会和企业的挑选,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